光明网评论员:一场快递业的“大战”近来演出。菜鸟在声明中称,6月1日清晨,顺丰封闭了快递柜的数据信息回传。6月1日正午,顺丰又进一步封闭了整个淘宝渠道物流信息的回传。作为反击,顺丰集团也发声明表明,菜鸟于5月根据自身商业利益动身,要求丰巢供给与其无关的客户隐私数据被顺丰拒绝后,便单方面封杀丰巢信息接口。
在国家邮政局的干涉下,现在这场“数据绝交”之战现已仓促作结:菜鸟网络和顺丰速运赞同从6月3日12时起,全面康复事务协作和数据传输。
“绝交”太忽然,言和也太快。不过,这短短不到48小时的一闹,却将快递业平常躲藏起来的抵触一面搬到了台上。而伴随着菜鸟顺丰之争背面的站队,互联网企业之间的利益地图也得以明晰地出现到大众面前。
有剖析将顺丰与菜鸟的这场争端描述为神与庙之争,两者有着强壮的利益公约数,背面又别离牵涉到不同的电商大佬,要真实彻底隔绝“数据来往”,其实很难。说白了,更像是一次固执的秀肌肉,其意图并非为了“绝交”,而不过是抢夺各自以为的更合理的协作方法。所以,以握手言和收场,其实是意料之中之事。
有利益就会有抵触,企业之间正常的竞赛、对立自身也是功德,旁人也没必要太多责备。但前有“3Q大战”,今又有“数据绝交”,在倡议互联互通的互联网年代,企业之间的竞赛、抵触,非得要搞出这样的相互封闭,至少显得不太面子。尤其是那些平常敞开、同享不离口的互联网大佬,在利益面前却全然不顾及价值刻画,站队先行,也未尝不是一种形象的打折。
更为重要的一点是,菜鸟与顺丰,都宣称是为了维护用户的信息安全,但本质却是为抢夺对物流数据的掌控力。数据便是新能源,物流企业、互联网企业都非常重视,这很正常。但别忘了,数据并不仅仅是企业的新能源,也还关系到大众和用户的切身利益。搞“数据绝交”,是否影响了用户的选择权,又会对用户的数据安全形成怎样的影响,这些却不得不考虑。虽然某些企业,已在事实上形成了对渠道和数据的独占之势,即使固执一点,用户也没多少“用脚投票”的权力,但若不能真实把用户的数据和权力当回事,毕竟很难赢得用户的尊重。
阅历近二十年黄金年代的洗礼与消费盈利的影响,我国的互联网企业是时分离别“菜鸟”阶段,进化到一个更高档职业生态了。无论是数据同享,仍是数据维护,抑或是企业之间的协作、竞赛,都应该有清晰的职业自律意识和规矩条款的保证。“割袍断义”“相互封杀”不应是互联网企业的正常之为。菜鸟与顺丰的这场比赛完毕了,但规矩与职业生态的优化,仍负重致远。